股票期权交易策略之四
2016-01-18
买入跨式策略
策略实施:买入一份行权价为A的看涨期权,买入一份行权价为A的看跌期权。通常,股价就等于行权价A。两个期权具有相同的到期日。
后市观点:股价将大幅波动但方向不确定
策略简介:策略的优点是可以从股价任意方向的运动中获利。买入看涨和看跌期权增加了期权的建仓成本,尤其对于波动率较大的股票,所以需股价大幅波动才能获利。
盈亏平衡点:此策略盈亏平衡点有两个
行权价A+构建期权组合的总权利金支出 或 行权价A-构建策略组合的总权利金支出
最大潜在收益:如果股价上涨,则理论上收益无上限,若股价下跌,则最大收益为
行权价A-构建策略组合的总权利金支出
最大潜在亏损:构建期权组合的总权利金支出
时间影响:随期权到期日的临近,看涨和看跌期权的时间价值均减少,因此,期权时间价值的衰减不利于策略收益。
卖出跨式策略
策略实施:卖出一份行权价为A的看涨期权,卖出一份行权价为A的看跌期权,通常,股价等于行权价A。两个期权的到期时间相同。
后市观点:股价维持稳定(事实上,投资者必须万分确定股价将维持在行权价A附近)
策略简介:相比只卖出一个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投资者的权利金收入将因卖出两个期权而显著增加,但这是以承担极大的风险为代价的。
盈亏平衡点:该策略有两个盈亏平衡点
行权价A-卖出期权的总权利金收入 或 行权价A+卖出期权的总权利金收入
最大潜在收益:卖出期权的总权利金收入
最大潜在损失:
股价上行时,潜在损失无限
股价下行时,最大潜在损失:行权价A-总权利金收入
买入宽跨式策略
策略实施:买入一份行权价为A的看跌期权,买入一份行权价为B(>A)的看涨期权。通常股价介于A和B之间。两个期权具有相同的到期时间。
后市观点:股价将大幅波动但方向不确定
策略简介:策略的优点是可以从股价任意方向的运动中获利。通常,策略由在值看涨和看跌期权组成,或者行权价最接近股价的看涨和看跌期权组成。买入看涨和看跌期权增加了期权的建仓成本,尤其对于波动率较大的股票,所以需股价大幅波动才能获利。
盈亏平衡点:该策略有两个盈亏平衡点
行权价A-构建期权组合的总权利金支出 或 行权价B+构建期权组合的总权利金支出
最大潜在收益:股价上涨时,潜在收益无限,股价下跌时,潜在收益为
行权价A-构建期权组合的总权利金支出
最大潜在损失:构建期权组合的总权利金支出
时间影响:期权时间价值的衰减不利于策略收益。
卖出宽跨式策略
策略实施:卖出一份行权价为A的看跌期权,卖出一份行权价为B的看涨期权,通常,股价介于行权价A和行权价B之间。两期权具有相同的到期时间。
后市观点:股价的波动极小
策略简介:采用该策略时,投资者预测股价会位于行权价A和B之间,期权到期时价格为0。
和卖出跨式类似,有经验的投资者采取该策略是为了从隐含波动率的下跌中获利。
盈亏平衡点:该策略有两个盈亏平衡点
行权价A-卖出期权的总权利金收入 或 行权价B+卖出期权的总权利金收入
最大潜在收益:卖出期权的总权利金收入
最大潜在损失:股价上行时,潜在损失无限
股价下行时,最大潜在损失:行权价A-总权利金收入
时间影响:期权时间价值的衰减对策略及其有利,随期权到期日临近,卖出的看涨和看跌期权的时间价值均减少,这意味着如果在到期日前平仓,则相比开仓时,期权更偏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