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洗钱小知识
本文节选自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反洗钱知识。
1.什么是洗钱和反洗钱?
洗钱就是通过隐瞒、掩饰非法资金的来源和性质,通过某种手法把它变成看似合法资金的行为和过程。主要包括提供资金账户、协助转换财产形式、协助转移资金或汇往境外等。
反洗钱,是指为了预防通过各种方式掩饰、隐瞒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的来源和性质的洗钱活动,依照反洗钱相关法规制定采取相关措施的行为。
2. 常见的洗钱渠道有哪些?
洗钱渠道主要有:
1、现金走私;
2、将大额现金分散存入银行;
3、向现金流量高的行业投资;
4、购置流动性较强的商品;
5、匿名存款或购买不记名有价金融证券;
6、制造显失公平的进出口贸易;
7、注册皮包公司,虚拟贸易;
8、设立外资公司;
9、利用地下钱庄和民间借贷转移犯罪收入;
10、购买保险;
11、实施复杂的金融交易;
3、为什么要反洗钱?
答:洗钱助长走私、毒品、黑社会、贪污贿赂、金融诈骗等严重犯罪,扰乱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破坏杜会公平竞争,甚至影响国家声誉。因此,我们依法采取大额和可疑资金监测,反洗钱监督检查,反洗钱调查等各项反洗钱措施,预防和打击洗钱犯罪,起到遏制其上游犯罪的目的。
4、国家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是指哪个部门?其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国家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是指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组织协调全国的反洗钱工作,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测,制定金融机构反洗钱规章,监督检查金融机构及特定非金融机构的反洗钱工作,调查可疑交易,开展反洗钱国际合作等。
5、什么机构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测?
答:中国人民银行专门成立了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具体负责反洗钱资金监测。
6、目前金融机构主要采取哪些反洗钱措施?是否会因此延长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
答:主要采取客户身份识别、尽职调查、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等反洗钱措施。包括事前预防、事后监测及调查等。监测及调查发生在完成业务之后,不会额外增加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目前的预防手段主要包括核对客户身份证件及填写有关客户信息,与现行的金融业务要求也基本吻合。
7、反洗钱工作会不会侵犯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
答:不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重视保护个人隐私和企业的商业秘密,并专门规定对依法履行反洗钱职责而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要予以保密,非依法律规定,不得向任何组织和个人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还规定,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依法负有反洗钱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机构履行反洗钱职责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行政调查;司法机关依法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信息只能用于反洗钱刑事诉讼。
8、客户到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办理哪些业务需出示身份证件?
答:客户开立基金账户,开立、挂失、注销证券账户,申请、挂失、注销期货交易编码,签订期货经纪合同,转托管,指定或撤销指定交易,挂失交易密码,修改基本身份信息等资料,开通网上交易、电话交易等业务时,应出示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并填写基本身份信息。
9、代理他人办理金融业务的客户,应如何配合金融机构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答:客户代理他人办理金融业务,应出示被代理人及本人有效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填写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件或其他证明文件的种类和号码等信息。
10、与客户的业务关系存续期间,金融机构还会持续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吗?
答:是的,金融机构还要持续地关注客户及其日常经营活动以及金融交易情况,并及时提示客户更新资料信息。
11、户要求变更姓名或名称等身份信息时,金融机构是否还需要重新识别客户?
答:是的。当客户要求变更姓名或名称、身份证件或身份证明文件种类、身份证件号码、注册资本、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等信息时,金融机构应当重新识别客户,客户应向金融机构出示相关信息。
12、机构除核对身份证件外,还可采取哪些措施识别客户身份?
答:金融机构还可采取要求客户补充其他身份资料或身份证明文件,回访客户,实地查访或者向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实等措施。
13、在金融业务关系存续期间,如果先前提交的身份证件或其他身份证明文件已过期了,该怎么办?
答:应及时更新身份信息,若未在合理期限内更新且无合理理由的,金融机构应中止为客户办理业务。
14、机构在履行客户身份识别时,应将哪些情况作为可疑情况上报?
答:客户拒绝提供有效身份证件或无正当理由拒绝更新客户基本信息,或者金融机构在采取必要措施后,仍怀疑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时。
15、举几个证券业可疑交易的例子。
答:例如,证券投资人要求证券公司变更其信息资料,但提供的相关资料有伪造、变造嫌疑。又如,客户频繁办理基金份额的转托管且无合理理由。
16、个人如果发现了洗钱线索怎么办?该如何举报?
根据反洗钱法相关规定,单位和个人如发现涉嫌洗钱相关行为,可按照以下方式在工作日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来信举报,并在举报来件信封上注明“举报”字样。
举报信箱: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5号32-134信箱
收件单位: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
邮政编码:100033
17、反洗钱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刑法》
《中国人民银行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人民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外汇资金大额和可疑交易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反洗钱规定》
《金融机构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报告涉嫌恐怖融资的可疑交易管理办法》
《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和客户身份资料及交易记录保存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