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金融素养争做金融好网民
2018-09-27

一、“金融好网民”的内涵和行为指南

“金融好网民”的内涵:掌握基本金融知识,具备投资风险意识,传播金融好声音,树立同心圆意识、责任担当意识、依法上网意识、文明上网意识、技能提升意识、网络安全意识等新时代好网民意识。

“金融好网民”行为指南:讲诚信、守底线、不制造、不传播金融谣言,自觉抵制非法金融广告、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非法证券活动以及“校园贷”、“现金贷”等现象。

二、生活中的金融常识

介绍金融消费者日常经济活动中所必要的金融基础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人民币防伪特征与反假人民币、开立银行账户、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转账汇款、个人征信报告查询、外汇业务等,以及获取所需金融知识的途径,提升金融消费者对正规金融服务的可能性。保险的功能作用,种类及保障范围,责任免除条款,投保、保全、理赔等环节消费注意事项等。

三、投资理财技能

普及投资理财知识,常见的个人理财工具和各类正规投资渠道,包括但不限于储蓄存款、理财产品、股票、基金、国债、黄金等,提高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引导消费者根据自身风险偏好选择风险收益相匹配的金融产品,实现居民财富的保值增值。

四、识别和应对互联网金融广告

提升金融消费者识别非法金融广告的能力。结合各类违法违规的金融广告案例,进行正向的金融知识普及和风险提示,帮助金融消费者明辨金融广告的真实性、合法性,使其具备识别及应对非法金融广告的能力。重点是宣讲金融广告的基本知识、常见的非法金融广告行为及识别方法,别非法金融广告误导的救济途径。

五、风险与自我保护

介绍非法金融活动的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非法集资、电信诈骗、银行卡盗刷以及校园不良网络信贷等。向金融消费普及咨询投诉金融产品、处理金融纠纷和合理维权相关知识。介绍金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发生纠纷或争议时,可以采取的协商投诉、调解、仲裁、起诉等解决途径。

六、防范非法证券期货活动

讲解金融知识,剖析非法活动危害,加强对中小投资者的宣传和提醒。告知投资者未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从事证券期货业务。提醒广大投资者要树立理性投资理念,通过合法机构参与证券期货投资,谨防上当受骗。合法机构名单可通过中国证监会网站查询。